別名
熊白(陶弘景),熊恤(《洞天奧旨》)。
出處
《本經》
來源
為熊科動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。以秋末冬初獵取者脂肪最為肥滿。取出脂肪,熬煉去滓即得。
性味
甘,溫。
①《別錄》:"微溫,無毒。"
②《本經逢原》:"甘,溫。"
功能主治
補虛損,強筋骨,潤肌膚。治風痺不仁,筋脈攣急,虛損羸瘦,頭癬,白禿,臁瘡。
①《本經》:"主風痺不仁,筋急,五臟腹中積聚,寒熱羸瘦,頭瘍白禿,面皯皰。"
②《別錄》:"主食飲嘔吐。"
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"治風,補虛損,殺勞蟲,強心。"
④《四川中藥志》:"補血殺蟲,治腫脹積聚。外用塗臁瘡。"
用法用量
內服:熬煉後開水衝。外用:塗搽。
複方
①治白禿瘡及發中生癬:熊白敷之。(《產乳集驗方》)
②治數十年鵝掌風:熊油一兩,瓦松三錢,輕粉一錢,樟腦一錢。各為末。先以甘草三錢,桂枝三錢煎湯洗之,烘乾,以熊油調各末,搽而烘之,一日三次。(《洞天奧旨》熊脂膏)
性味
動物形態詳”熊膽”條。